湖北某含钒石煤在棒磨机中的选择性磨矿研究
摘要:研究了湖北某含钒石煤选择性磨矿,确定了最佳磨矿条件。结果表明,Vz0s在细粒级和0.074~0.15 mm粒级内得到富集,在+O.15mm粒级中品位最高达 1.34 ,实现了磨矿分级富集 Vz0s。
关键词:石煤;选冶;棒磨机;磨矿
石煤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钒矿资源,钒在石煤 中的总量约占国内钒储量的87 lI]。国内从石 煤中提取五氧化二钒时多采用湿法冶金工艺,矿 石不经选矿而直接冶炼,这使钒提取率相对较低, 生产成本较高_2],因此,选冶联合工艺目前已成为 研究热点。
湖北某含钒石煤中,钒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 于云母晶格中,少部分以吸附状态存在。脉石矿 物主要为石英、黄铁矿和方解石等,其中石英为细 粒集合体,呈透镜状、细脉状分布,硬度较大;黄铁 矿硬度为 6~6.5,呈自形一半自形粒状,性脆易 磨;方解石呈不规则粒状,硬度为3,较易磨细。有 用矿物含钒云母主要为白云母,呈片状或条状,硬 度为2~3,具弹性,可弯曲,有耐磨性_3]。因此,利 用含钒云母与其他脉石矿物问的硬度和形状上的 差异,采用磨矿手段,可以实现含钒云母与脉石矿 物的选择性分离[4]。由于有用矿物含钒云母主要 为片状或条状,而采用棒磨机磨矿时可以得到很好 保护,因此,研究了采用棒磨机进行选择性磨矿。
2 试验结果与讨论
试验采用XMB一70三辊四筒棒磨机,其有效 容积为1L。试验主要考察填充率、棒的质量配 比、矿浆浓度、磨矿时间对选择性磨矿的影响。对 每次磨矿产品进行湿筛、分析并比较各粒级中五 氧化二钒的品位和分布率,确定最佳选择性磨矿 条件。
2.1 填充率对选择性磨矿的影响
称取 3份各 200g矿样,棒的质量配比 m(16):m(14):m(12)一1:1:1,磨矿时间 6min,给矿浓度5o%,填充率对选择性磨矿的影 响试验结果见表 4。可以看出:V05主要在 +0.74mm和一0.038mm粒级内富集,且在填 充率为36.9 时,品位及分布率相对较高。这部 分产品可直接送湿法提钒,而中间粒级产品则需 进一步分选富集、抛除部分尾矿[5]。
当填充率较小时,矿物与棒的接触不充分,受 到的研磨时间和磨剥时间较短;而当填充率较大 时,棒在简体内的运动空间减小,不能很好地做离 心运动,可能还没运行到最高点就落下来,对矿物 的冲击力不足 ]。从表4看出,棒磨机磨矿过程 中,最佳填充率为36.9 。
对填充率为47.6 和36.9 条件下的磨碎 产品中的+0.15mm和一0.038mm粒级进行电子探针分析,结果表明:填充率为 47.6 时, +0.15mm粒级产品中的云母类矿物与脉石矿物 石英、铁矿物依旧紧密相连;而填充率为36.9%时, +0.15mm粒级产品中的云母类矿物基本达到单 体解离。这进一步证实了最佳填充率为36.9 。
电子探针分析结果也表明:+0.15mitt粒级中 基本不含钙矿物,铁矿物也极少;--0.038mm粒级 中,钙、铁矿物含量明显增多;云母类矿物多以片状 形式存在,石英呈不规则的细粒或脉状分布。
钒在云母类矿物中的分布不均匀:粗粒级中 含钒量较高,为 3.04%~4.29 或较低,为 0.53 ~0.71 ;细粒级中,钒含量随颗粒大小而 分布不均,其中大颗粒中钒含量较高,为2.O5 ~ 4.51 ,小颗粒中钒含量较低,为 0.63 ~ 0.93%。说明含钒量高的云母类矿物其耐磨性较 好,不易被磨细,在粗粒级中富集;含钒量低的云 母类矿物则较易被磨细,而在细粒级富集:因此, 采用棒磨机对含钒石煤进行选择性磨矿,可以实 现V。O 的分类富集。
2.2 棒的质量配比对选择性磨矿的影响
填充率为36.9 ,磨矿时间为6min,给矿浓 度为5O ,棒的质量配比对选择性磨矿的影响试 验结果见表5。
由表5看出,不同棒的质量配比条件下,粒级 间V。0 品位差(Vo 的最高品位与最低品位之 差)是不同的。这说明,棒的质量配比影响矿物的 选择性磨碎。棒形破碎为线接触[7],棒的直径越 大,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作用越大,对矿物的 粉碎效果越明显,但棒与棒之间存在的缝隙亦越 大,对矿物的研磨作用减弱,矿物不能被充分磨细。 棒的质量配比 (16): (14): (12)一2: 1:1条件下,粒级间V2O5品位差最大,因此,确定
(16): (14): (12)以2:1:1为最佳。